3月4日,我才说我做A伙伴刚好满两年了,3月5日就看到新闻说一代传奇91岁的褚时健去世。
18年我奶奶去世,92岁,我们家其实没有大悲,因为这算喜丧,除了我这个不孝的孙子还没结婚,给她老人家留下遗憾外,别的也已经没什么遗憾。
91岁的褚老去世也是喜丧。因为他个人的传奇已经缔造,接班人也已经定好,用他的话来说: 我这一生,对得起国家,对得起社会,也对得起我家庭几代人,我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这里,我仅简单回顾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标志性事件:
这位90年代的改革风云人物,烟草大王,1999年1月9日就从天堂到地狱, 71岁被判无期, 74岁保外就医的同时第二次创业种橙子。 2012年,已经84岁的褚,种了十年的橙子化身『褚橙』一上市便供不应求。
褚时健能在我心中留着一个位置,是因为有三点在我身上有非常强烈的共鸣:
一、折腾、不死不休。 褚老吸引我的,不是在于他事业上的辉煌,而是在人生绝处之时,没有放弃,别人70多岁的时候,行将就木认命,他却继续折腾,二次创业,不会因为坐牢和年纪老有丝毫的影响。
我是一个游走在边缘的人,一直属于少数人,也是一路折腾的人, 30多年的人生,就是折腾的人生:
我出生于一个不知名的广西小镇,却不知天高地厚跑来上海, 读的是数学系,却偏偏要自学编程, 别人毕业上班等前辈教,我一毕业上班是我教其它同事, 毕业一年就进了知名跨国软件公司, 别人毕业深钻一门编程语言,在项目中我经手的语言就有10多种, 别人安安心心做技术, 我却贼心不死当劫匪, 抢产品经理的活, 抢设计师的活, 最后抢了老板的活 (潜意识当中,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,要干就干一票大的, 这样才能走向人生巅峰,迎娶白富美)
终于在我披星戴月的努力下,这一票大的买卖终于让我破产了。我让我一下子跌倒谷底,当然没有褚老那么惨,不过真比惨,画风也挺怪。(想起周星驰华府卖身的桥段)
人们总是本能地嘲笑掉坑里的傻X,直到有一天自己也掉里边了。 --Nick
二、不认命,不放弃,74岁还能重新开始。 这次创业失败,让我损失了数百万级的资金,摔得我痛到骨髓里,在很长的时间里饱受煎熬,夜不能寐,躺在床上,闭上眼睛就是那打水漂的几百万,马上血涌上头抱头哀嚎。
经常是听了早鸟的叽喳声后,才疲惫得慢慢睡去。那段时间,催人起床的早鸟声,却经常伴我入眠。
老家有亲戚,中年的时候生意做得不错,当地出名的有钱人,后来被人算计,不仅破产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现在6-70岁,也时不时会有债主上门,但差不多已经算是放弃了折腾,听天由命。
幸运的是,我破产之前,除了知道这位亲戚,我还知道褚老。他在破产之后,74岁还能重新开始,并且还把事情做成了,褚老给了我一个活生生的案例,也给了我重新再起来的信心与决心: 我还那么年轻,他都可以,我为什么不能?
后边尝试了到北方跟人合伙养猪、打造品牌猪肉等几个项目,有成功,有失败,没有大的成功,也没有大的失败。回想起来,应该原因只有一个: 回顾我不断折腾的30多年的人生当中,折腾是有了,但缺了在一件事情上折腾30多年的劲头。
三、不像伍子胥日暮途穷,不择手段倒行逆施,高龄垂暮之年还能潜心研究十年种橙。
褚老的成功,不是他老谋深算,天纵其才,瞬间力挽狂澜逆袭成功的。而是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。他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。 十年,对于20多岁的人来说,还很长。 但对于74岁的人来说,别说十年,是今年都不知道明年自己是不是还活着的时间。
表面上看应该是褚老更没耐心才对,而现实却是相反,没耐心的是年轻人,反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才能在即有今天没明日的时候,保持冷静,稳如泰山。
在做A伙伴之前,我一直在找创业的方向,需要考虑三个问题:
1、它是否能带来社会价值的。 2、我能为之潜心奋斗10年以上的。 3、做成这件事情,世界是否因我而有些许不同?
这一找,就找了两三年。
但做着做着,几乎每一次活动都能让我从中获益,看到不同的人,不同的行业,不同的世界,同时也大大拓展了我的社交圈,很多人参与进来,要么给建议,要么参与建设。
然后我想到我寻找创业方向的三个问题: 1、它是否能带来社会价值 现在移动手机网络的普及,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越来越强大,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的时间与精力被手机锁死,人与人面对面的社交越来越少,被手机占用的时间更多,在网上聊天的甚至都不能确认对方是人还是狗,或者是抠脚程序员开发出来的连生物都不是的AI。人会变得越来越不会社交,变得越来越社交恐惧,越来越不想、或不敢面对真人。
在最近的活动中,在自我介绍环节听到『我有社交恐惧』的频率越来越高,但破冰之后,又发现这些『社交恐惧者们』一个个聊得开怀大笑,甚至手舞足蹈拍桌的。如果你是外人,你都不知道跟同学会一样氛围的环境中,都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。把一个个孤立的人连接起来,重新回到真实线下社交。
这就是A伙伴的价值。
2、我能为之潜心奋斗10年以上的。
这件事情我能不能潜心坚持10年以上?为什么不是3年,因为坚持3年的人很多,能坚持10年的人很少,而且是坚持10年不断优化的人,更少。
到2019年3月4日为止,已经坚持了两年,而且让群自动运转的体系已经慢慢让我构建出来,未来8年,除非我挂了,不然,坚持下来的问题不会太大。而且再过几年,可能我已经能做到,即使我挂了,A伙伴这个组织还会继续运转。
有时候不得不说,之前的破产让我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,在一个领域里长期坚持,把它做好。不争一朝一夕,一城一池的得失,拼的是长期的剩者为王。
3、做成这件事情,世界是否因我而有些许不同? 两年前我畅想的,最近已经在发生的--已经不少群员,周末已经把A伙伴的活动当成一种生活方式,已经连续N周打卡。而且还形成了默契,已经熟了的人,活动中见面装作不认识,不会形成小圈子,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跟还没认识的人聊天,不仅变成了生活方式,也变成了习惯。
这就是我想构建的,除了同血缘、同乡、同学、同事的关系之外,起于网络,在现实面对面延续的第五种关系,让那些独在异乡之人虽为异客但不孤独,即使本地人,也能在A伙伴拓展自己的第五关系。可以把A伙伴想像成一家虚拟公司,大家都是来自不同部门的同事。
居于上边三点成立,我会用褚老的韧劲,再用互联网思维,不断迭代优化A伙伴,坚持再做10年,20年。
这些年,挺多地方的想法与做法受到褚老的影响,包括当年养猪的时候。 所以昨晚看到褚老仙世的新闻,连夜写了这篇文章,有蹭热点之嫌,但悼念之情是真。
褚老薪虽尽,折腾之火还会继续延续。 起码,我会延续!
期望我70岁的时候,还能走在沙滩上, 赤裸着上半身, 得意地秀着身上的8块腹肌。
当然,A伙伴还存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