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伙伴,终身社交,看看别人的世界。
先插播小玛在A伙伴的第一个作品:
习惯性地贴着面膜盘腿坐在电脑前,
用微热的威士忌焐着手,
感受着内心无尽的“孤独”,
突然播放器开始播放王力宏的“需要人陪”
“一个我需要梦想,需要方向,需要眼泪,
更需要一个人来点亮天的黑”
柔和的灯光下,
目光无意识的落在了正在亮着的微信,
习惯性的打开了A伙伴的群聊,
看着群聊记录,
内心莫名的开始安定起来。
仿佛我们是在同一个空间下,
你们聊着,我听着。
轻轻喝上一口威士忌,
耳边依然回荡着王力宏的歌声,
“我已经无能为力,无法抗拒,无路可退,
这无声的夜现在的我需要人陪”
在这样一个寒风稍稍一发力,
便可以把心吹凉了的上海冬夜,
有一群炙热的灵魂,
匆匆忙忙,
慌慌张张,
却认真的生活着。
如此鲜活!
看着不断发出的群聊新消息,
内心的安定感无法言喻的倍增起来,
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归属感?
打开窗让孤单透气,
这间屋子也许就不会显得那么密闭。
年轻时,我们常常会,
“因为一个人,爱上一座城”,
然而此刻,
也许,
你会因为一群人,
离不开一座城。
——小玛,一个很有内涵的平面模特(群主点评)
我最疯狂嗜书的时候,是我摔跟斗最惨的时候。疼到骨子里的痛苦,让你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?当时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,啃书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没有去上班,而是夜以继日地看书,对知识的饥饿如同饕餮一般。那段时间看书毛估了一下,应该有近200本一年。后边低调点,自我介绍的时候,一般说自己年读书100+,但还是被怼了。
很多人常问我一个问题,是如何能够做到一年看100+的书,能涉猎这么多的领域?关于这个被问烂的问题,我知道还会有很多人想知道,但我就是不说,反正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可以顺着网络跑过来打我。但如果本文【被点100次好看】的话,下一篇文章我再做专门的分享。
今天,先应一下题目,分享一下,看了这么多的书,哪些书是对我比较有用的。在开始分享之前,我再注一下水(谁让我当年卖过猪肉呢)。
青涩年代看书,要么是老师叫看什么就看什么,要么是佛系看书,看到什么书,就拿来翻翻,或是到图书馆逛逛,看看有什么有兴趣的,再借出来看看。 现在我不会这样找书。我现在如果要了解一个陌生的领域,我找书看,有几种方式:
1、找相关领域资深的朋友、或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、牛人推荐的书。
2、如果没有这样的人,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。
1)京东销售榜前几位。
2)作者是否是知名人士(名人一般为自己的脸面,会为自己说的话负责),比如:个人比较喜欢看马云、史玉柱、柳传志的采访录,他们说的话,比较少参杂软广说谎,特别史柱柱,说话都比较实在。一般情况下,不知名的人,或者学校老师写的书,我是不看的。
3)如果是营销领域,成功学领域知名人士,实际上没有实操经验的人的书,一概不看。
4)经过上边三道工序 ,一般都可以买到该领域不错的书,但也有被坑的情况。这个时候,其实也没关系,哪怕该领域的垃圾书,看完后,也可以对该领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下次再买书的时候,就可以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力,再买到垃圾书的概率就比较低了。
3、顺手牵羊。即看到欣赏或喜欢的书中,又提到别的书,也会顺带买。一般来说,也能买到不少好书。
4、个人钟情于上千年下来,依然还有人在看的书。虽然有人说,相对论都出来了,还拿日心说出来说事,有意义么?我只想说:日心说的时候,人吃饭,相对论出来了,人就不吃饭了么?
OK,上边注了一下水,分享了一下,我是如何找书看的,下边再言归正传,我是如何卖猪肉的,哦,不,分享一下在我这几年看过的上千本书中,推荐一下10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,排名不分先后。
《孙子兵法》
不要误会,不是因为它让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厚黑这个世界,而是这本书,把我从技术男眼中的程序员最牛逼,老板和销售都是傻逼的单细胞思维转变为多维度思维。
做好一件事情,需要: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五个维度,而不是单一维度。更多的细节按下不表,有机会我再分享我眼中的孙子兵法。
《苏格拉底》
为什么没有说《纯粹理性批判》,也没提《理想国》,因为这本书才是我真正的哲学思维启蒙书。这本书给我脑子里刻下了一个思想钢印:请定义一下什么叫XX。
《影响力》
这应该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。也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人的行为,有受意识控制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成份。而心理学,很多的时候,就是研究不受意识控制的潜意识想法或行为。
《乌合之众》
看这本书,很抱歉,是咪蒙某10万+网文中推荐的,看完后瞬间理解了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,为什么当时的人会那么『傻逼』。这是第一本书让我了解了个体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的区别。
《心经》
是不是有人想到《玉女心经》?是不是有人还想到烧香拜佛?也有人说,抄心经能平心静气,如有神灵保佑。反正夜黑风高的时候,我听王菲唱的心经,越听越睡不着,脑子和思维被带着走。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 这是一本我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,寻求心灵解脱的时候,看的书。这本书确实让我照见五蕴皆空,度我一切皆为空的苦厄。这本书可以认为是佛学的大纲,虽然短短260个字,但几乎得逐字查资料才能大概了解它的意思。为什么用大概这个词,篇幅有限,这里卖个关子:佛说某某,是名某某,实非某某。
《道德经》
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时候,以为这是一本思想道德书。由于学生时代的叛逆性格,所以非常不喜欢这本书。后来经牛人推荐,看了一下,觉得这是一本帝王之书。到第三次看,听哲学大家王东岳解读的时候 ,才发现,这是讲宇宙观的书。这是中国历史上,唯一的一本,拥有广义哲学思维的书。
《五轮书》
这是一本很薄的书,是日本剑圣宫本武藏写的关于自己剑道的书。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知道一个人如何在一个领域里边做到极致,如何调度一切可以调度的资源,如何精益求精优化的。看完这本书,很多的时候在想,日本的工匠精神,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,是受这本书的影响。
《思维导图》
这不是一本书,而是一个工具,也是一种思维方式。正是有了这个工具,可以突破人惯性思维的局限性,突破人类思维的边界,也正是学会用思维导图后,我开始在自己大脑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树,每年都不断地在完善。
《西方美术史》
让我最震惊的是2000多年前,庞贝壁画就已经是非常的逼真。而中国自古以来的画更偏于抽象。通过我了解到了西方艺术的演变,也可以说政治格局的演变。同时也让我有一个到现在还没解决的疑问:到底是西方精密哲学思维影响了美术写实,还是逼真的写实美术影响了西方的哲学思维?
《Do not make me think》
这本书内容我已经忘记得差不多,但最核心的思想我在很多领域都有提到过。简单点说,最好的设计,就是不需要人动脑的设计。这个思维可以应用在非常多的领域。甚至可以大到治理一个国家。让公民没有感觉被管理,就是最好的管理。
注:以上提到的书,不一定是该领域最好的书,比如佛学中,不一定是《心经》,心理学中,不一定是《影响力》。以上列出,仅是代表人生当中,起到打开一个新世界的一本书。
比如《苏格拉底》的作用是让我哲学启蒙, 《乌合之众》让我群体心理学启蒙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