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终身社交:智慧的经营之道--对冲

小A 发表于 2019-4-11 14:32:13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920
篇头声明
我所说,总有角度是错的。
在我的角度,一定是对的。
看文有风险,采信需谨慎。

我有故事
4月5日,清明节,我们没有去拜山(粤语,扫墓的意思),听了Ocean分享了他10年来的经历。分享的故事挺精彩,创业者都有掉坑的经历,果然掉坑,被坑才是常态。具体内容篇幅有限,按下不表。后来分桌有幸和Scean同桌,关于创业,他的观点是:创业盈利点,不是遍地开花,一定是在某个点,单点突破。(大意)

作为创业者,我深有同感,也非常赞同。现实生活中,资源是有限的,创业公司可用的资源更是有限。
故备前则后寡,备后则前寡,备左则右寡,备右则左寡,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.孙子兵法
从进攻角度来说,除非兵力非常多,不然,每个城门都去攻,相当于没攻,添油一样被人一个个吞掉。正常情况下,在战争中,攻城,也是挑单点去突破。

最近,我在看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创始人:瑞.达利奥的书《原则》。了解对冲的原理后,发现对冲原则,可以应用在工作、生活的各个方面,这是一种风险规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。



金融学上,对冲(hedge)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。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。

现实中的应用是, 比如你现在做财务、保险,担心未来可能被人工替代的,那么可以买可能把自己替代的相关公司的股票。这样无论是否被替代,都可以把风险降得比较低。而且不是在跟自己争用每天的24小时的资源分配,而是在已经赚到的钱里边,帮自己对冲风险,这是一个新的维度。


如果,创业上需要聚焦,这是正确的做法,桥水的对冲又给了我新的启发。比如:

分析哪些活动参加人数是相反的关系,比如室内与户外,

未来线下活动组织社群,又会被活动平台整合,所以提前布局

...

上边废话这么多,跟社交有什么关系?


回到今天的主题,一般人对于交友的要求普遍要求比较高:

1、要么是找到灵魂伴侣。

2、要么是找到好基友,一辈子。

3、要么结交优质人脉,遇到贵人,帮自己一把。

...

优质关系,虽然非常宝贵,也非常难得,而且数量也是非常地少。大多数人的好友,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。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,这一个巴掌数得过来的好友,又会因为各自的家庭,事业,异地,意外等原因,又会变得越来越少,最后容易变得注孤生。如果以为我故意吓大家,大家可以想一下,孤寡老人,为什么孤寡?在存量关系中,没有增量的补充,人的年纪越大,自然而然的,朋友一定是越来越少,如果你活得最长,自然是逃不了孤生的命运。这一社交现象在日本比较普遍,中国也有步日本后尘的迹象,背后原因,单独写文分析。

对深度社交相反的,是浅社交。浅社交最起码可以起到的作用,可以信息互通。如果聊得来,还有交集,又可以发展为深层社交关系。在维护深社交的同时,也开着个浅社交的口,也是一种对冲。

把对冲的思想再举一反三:

我是一个数学系毕业的程序员,而小玛,从小到大都做文艺委员,外语系毕业,可以对冲掉我理性逻辑思维上的盲点,文艺感性思维缺失带来的风险。

A伙伴目前活动主要是To C ,是否可以借助 To B 业务来对冲风险?

今天提到的对冲思维,换成是你,你会如何利用来对冲自己事业、生活中的风险?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