░ 领队介绍 ░Nick: 三伙伴创始人,平衡主义者,程序员,曾大量阅读与社会实践,花费大概10年时间寻找人生的意义,17年经营三伙伴至今,人类观察多年。 ░ 参加必读 ░1、本活动为跟Nick修人生课题系列。
2、本活动属深聊活动,含领队四人成行
░ 适合参与的人 ░常因他人评价而焦虑、怀疑自己的人 在关系中容易迎合、难以表达真实感受的人 想重新找回“我来决定我是谁”的力量的人 对自我觉察、关系平衡有兴趣的思考者
░ 活动简介 ░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: 别人一句话,就能让你开始怀疑自己; 你明明不想做某件事,却笑着答应; 做决定时总想先问:“你觉得我该怎么办?” 在关系里, 总是绕着别人转, 怕他们不高兴、 怕自己显得“太自我”。
慢慢地, 你不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 也不确定自己的感觉、判断、价值观是否“正确”。 其实,这种困惑的背后,往往是我们失去了“自我主权”。
░ 什么是自我主权 ░“自我主权”(Self-Sovereignty)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, 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、思想、情绪和选择, 拥有最终的决策权与解释权。
就像国家拥有主权——可以决定自己的制度与方向, 一个人也应当拥有对自己“内在世界”的主权。 它意味着: 我的感受,不需要别人验证才成立; 我的决定,不必完全依附外界标准; 我的人生,不由他人的期待定义。 (除了我自己,没人可以为我的人生负责)
自我主权不是冷漠或自私, 而是一种成熟、稳定、内心有定力的状态。
░ 当我们失去自我主权,会怎样? ░在现实中, 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, 把“我是谁”“我值不值”“我做得对不对”的权利, 交给了外界: 交给了父母的期待; 交给了伴侣的情绪; 交给了老板的评估; 交给了社交媒体的点赞数。 于是: 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活着, 变得越来越懂得取悦别人,却越来越不懂自己。 我们会: 陷入反复自我怀疑:总担心“我是不是哪里不够好”; 过度迎合:想让所有人满意,却永远在透支自己; 失去判断力:别人一句否定,就推翻了我所有的努力; 情绪被他人掌控:一句冷淡的语气,就能摧毁一天的情绪; 关系失衡:越想维护关系,越容易丢掉自我。
这些痛点,几乎每个成长中的人都经历过。 我们看似在“和别人相处”, 但其实,是在慢慢与自己“失联”。
░ 活动内容 ░这次,我们不讲理论,不做说教。 我们只想邀请你,和一群同样在路上的人, 一起坐下来,聊聊这些问题——
🌿 第一部分|共鸣时刻“我在什么时候失去了自我主权?” —— 每个人分享一个自己“被别人掌控选择”的真实片段。 也许是一段感情、一段职场经历、一次被否定的时刻。 讲述的过程,就是找回自我感的开始。
💬 第二部分|答疑与探讨“为什么我总是把决定权交给别人?” —— 我们一起拆解这种心理机制: 是出于恐惧?依赖?还是对自己的不信任? 听听不同人如何理解“失去主权”的根源。
🔑 第三部分|找回主权的练习“如何慢慢拿回我自己的判断权?” —— 分享彼此实用的小方法: · 如何区分“迎合”与“体谅”; · 拒绝别人时,怎样不感到愧疚; · 当别人否定我时,怎样不被击垮; · 怎样练习“先问自己怎么看”。
在交流中,你会发现: 我们并非要对抗世界, 而是学会在复杂的人际与社会中,稳稳地做自己。
░ 活动目的 ░觉察——看见那些被忽略的“主权流失时刻”; 理解——理解自己为何一再把决定权让出去; 连接——听到他人故事,知道你不是孤单的; 行动——学习并尝试收回判断与表达的主权。 你会带走的,不是抽象的哲理, 而是一种更笃定的姿态: “我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。” “我可以温柔,但也可以坚定。” “我尊重他人,同时不再丢失自己。”
░ 结语 ░我们常以为,成长是去理解他人、融入世界。 但真正的成长,也包括—— 在理解世界之后,依然愿意相信、尊重、聆听那个内在的“我”。 让我们在这场对话中, 一起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“自我主权”。
【社交活动礼仪&打开方式】 1、与人为善、尊重他人、忌讳评判、禁人身攻击。 2、乐观积极、三观正、忌反公序良俗、禁反动言论。 3、遵重活动、勿迟到早退、忌消极参与,禁破坏规则。
情节严重者,会被平台拉黑。
打开方式 [视频号]9[/视频号] 创始人尼客Nick: 说起我们这个始于17年3月4日创办的《每周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》圆桌活动,这是经历两年多的时间打磨,在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南京、北京6个城市每周都有开的,我们三伙伴主打的活动。
当初创办的原因,有很多因素因缘和合: 2013年,我与人合伙养猪,整合猪场资源,见识了与我完全相反的合伙人,他不看书,不看报,不上网,所有的信息,知识,全部通过跟当地出名的兽医、疫苗专家、养殖专家聊天获取。非常擅长从人与人交流获取知识。
2016年10月20日,窦文涛推出聊天真人秀节目《圆桌派》,圆话聊天的人,来自不同行业,不同领队的大咖,对一个话题,发表自己视角的看法。
2017年初,几个30岁+的朋友周末约饭,要么这个有空,那个没空,要么这个没空,那个有空,屡约不上。
2017年初,我看到一个很智慧的100人公司的女企业家,在朋友圈留了一句话:2017年的目标,每周认识一个新朋友。
然后我想,这事我能干!
于是在豆瓣招募人,于2017年3月4日在交大校园石桌,吹着冷冷的春风,9个人开启了第一场《认识新朋友》的圆桌活动。
两年多的时间, 从最初的9人,到现在的数万人社群; 从上海交大,到覆盖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南京、北京。
从一个程序员宅男到结交各类高知群体, 我们活动领队来自社群, 队员来自社群, 投资人来自社群, 新的好朋友也来自社群。
再到后来,发现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, 有人通过三伙伴转行, 有人通过三伙伴拓展了社交圈, 有人把三伙伴变成一种生活方式。
当然,也有很多人通过三伙伴找到了对象, (我们不以相亲为目的,但也不会禁止大家谈恋爱, 提醒千万不要以找对象为目的来参加活动)
每一位进来的人,都能通过三伙伴, 看到了不同行业,各种有趣人的世界。
在三伙伴,遇见有趣的人,那只是起点。
[视频号]82[/视频号] 创始人采访
[视频号]89[/视频号] 部分来自各行业,不同MBTI参与者回访 ░ 常见问题 ░1. 我们不是相亲为目的的活动,不是相亲!不是相亲!不是相亲!重要事情说三遍!!!(相亲请挪步到小程序:成双行动)
活动是介质,社交是本质, 我们希望你,擦亮发现美的眼睛,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。
2.活动是介质,社交是本质。 三伙伴活动是社交,活动是介质,帮助大家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。
3.禁推销。 三伙伴禁保险、安利,各类形式推销,广告,一经发现或被举报,平台拉黑。 ░ 注意事项 ░1.参加活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? 从17年3月4日至今的数据来看,98%以上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很Nice,遍布各行各业,95%以上是本科、硕士一大把,博士也不少,几乎每次活动都有海归。
学历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。学识,品行才是。愿你在活动中有所收获。
2.我性格内向找不到话题怎么办? 1)我没钱怎么办?没钱不是应该去赚钱?内向不是更应该走出来么?
2)三伙伴的口号是,看看(听听)别人的世界,默默做个倾听者也很优雅。
3)活动时间太长,没话聊,尴尬肿么办?
一般情况下,参加的同学们聊得感觉时间都不够用了,晚上还一块AA聚餐去了。
如果真的在当桌聊不下去,可以找领队求助换桌,或者出建议话题。 ░ 禁入人群 ░由于三伙伴队伍越来越大,为了持续性构建成长型、商业合作社交环境,活动的纯粹性,即日起明文禁止面向消费者营销推广类职业进入。
活动与微信群中必禁(拉黑)职业或人(包括但不限于):
1.安利、任何名头的营养餐、减肥产品、抗衰老、保险、金融理财产品、全球度假/RCI/分时度假等。
2.其它活动组织者进来挖人,宣传其它活动的。
3.微信昵称留电话号码的,或其它明显推销味道的。
4.任何形式众筹。
5.转发任何链接,二维码,包含并不限于:诱导链接、小程序,比如加油包、拼团等。
6.被其Ta参与者多人投诉的。
7.聊政治、宗教、性、歧视(包含不限于地域歧视),警告无效者。
【如有混进来,一经发现,全社群通知,自己算成本和风险吧】
同时欢迎参加活动的同学共同监督,营造高素质环境。 ░ 退款/改签 ░1. 报名截止前6小时以后不能退款,但可自行转让,逾期不参加活动,凭证作废,不能顺延下一次。 2.活动开始前72小时之前退款,将全额退款; 其他时间退款时,将收取活动费用的10%作为鸽子费。 3. 如果官方活动无法正常举行,除全退款外,将向活动购买者发放5元的优惠券一张,作为赔偿,除不可抗力影响外。 4.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请谨慎报名。 5.可在『我的』->『我的活动』中申请退款 6.只能在活动开始前24小时之前改签,每次活动限一次。
7.特价活动不改签,不退款 除非特别声明,活动费用默认仅包含: 活动组织费和饮用水(一般是纯净水),如有多出,属于免费额外福利。
4号线上海体育场站4号口下步行700米左右 
1号线 11号线 9号线徐汇站2号口步行400米左右 
1号线、4号线 上海体育馆4号口步行 800米左右 
1.三伙伴活动不是相亲活动,除非特别注明。
2.活动是介质,社交是本质。 三伙伴活动是社交,活动是介质,帮助大家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。
3.禁推销。 三伙伴禁保险、安利,各类形式推销,一经发现或被举报,平台拉黑。
4.领队也要交朋友。 领队是群员志愿者,除了角色不同,也是出来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