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伙伴(原名A伙伴)活动报名平台,每周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

标题: 终身社交: 与上千人同桌吃饭后,看到哪些不一样的事情?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小A    时间: 2019-4-6 23:21
标题: 终身社交: 与上千人同桌吃饭后,看到哪些不一样的事情?
篇头声明
我说的任何东西,总有一个角度看是错的。

但从我的角度,一定是对的。

看文有风险,采信需谨慎。

我有故事
3月30号City walk活动,见到了很久没见的Mr.Tang,一位声音很有磁性,人也很帅的男播音,很容易让人记住。(不要误会,我X取向没问题)

City walk边走边聊一天,晚上我们还一块聚餐继续High,在互相问题的时候,Mr.Tang不愧长期做过主播,针对每个人的性格,或者阅历,问的问题都比较有深度。除了可爱的、现在还有阴影的Claire:)

Mr.Tang问了我一个问题:群主,你刚才说做活动两年了,一块吃过饭的人都有上千了,那么,在你的视角中,有看到哪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吗?

我认真地想了想,讲了个故事:

17年的时候,有一名某国海归参加活动,也有做过一期分享。但分享完就走了,我问她为什么不参加圆桌活动,跟其他人聊聊呢?
她回答:我不太喜欢跟人闲聊。

再到后来,有一次私信里,她问我群里有没有有留学经验的,想交流一些事情。我想了一下,告诉她:那天她分享的活动里,有好几个我知道的留学回来的。分别是谁谁谁,只是那天你早走了。

再到后来,她去深圳了,后边我还在深圳开了分部,邀请她参加我们的活动,然后她客气拒绝了。再到后来,我发现她把我删了。

视角+观点(以下只是陈述一种现象,不作褒贬)
在我的视角当中,现在的活动,但凡是10人以上的活动,都不用看活动名单,随便一问,必然会有人有留学经验的,也必然会有研究生(不信的话,大家可以活动中测试一下)。即使我们群红的韩博士,在我知道的博士名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,应该是排到20以上了。

在我的眼里,有一个很有趣的视角,在一场活动中,有挺多小伙伴有类似的教育背景、生活、兴趣和阅历,甚至可能在国外曾经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生活过,也有不少人是有相同母校的。

但参加活动的同学,因种种原因吧,也有习惯使然。我们中国的文化,整体偏于内敛,谦虚才是美德,把自己说得太牛,有反传统美德,都显得比较低调。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小伙伴,怕说出来,担心小伙伴不如自己,伤到其他的小伙伴。有些把自己做大学老师的,改为小学老师。

这就导致,很多一些很大可能成为基友的小伙伴,因为相互之间的遮遮掩掩,导致擦身而过。

关于这一块,我自己也得反省。

最近我在写我们的宣传文案的时候,写到关于创始人的部份。小玛吐槽我,为什么呆过微软,没写上去?净写些读100+的书,精神与肉体都有过极端的煎熬的体验...


我说:我毕业一年就进去了,在一家这么大的公司里,就是个小程序员,没啥可以说的啊。微软不属于我,但读多少书、做到哪些事情,这是才是属于我的吖?


小玛:就因为你这样说,搞得我在通用汽车...等牛逼公司工作过的经历都不好意思说。我们做社交的社交人,反而还带头遮遮掩掩的,还怎么出来社交?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社交,了解你的途径,不就是通过这些标签么?不然你说哲学,谁知道你说啥。

你这是『我』太重,我们需要让别人容易了解我们吖。


我:dei,dei,小玛说得dei。



世界上没有丑的东西,

只缺发现美的眼睛,

牛逼的公司是一种『美』,

用摩托车丈量中国版图也是一种,

画得一手好画也是一种,

待人以真诚,与人为善也是。

[attach]4360[/attach]



story




欢迎光临 三伙伴(原名A伙伴)活动报名平台,每周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 (http://www.ahuoban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