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伙伴(原名A伙伴)活动报名平台,每周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
标题:
三伙伴的三个阶段: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平衡过程
[打印本页]
作者:
nick
时间:
2025-9-17 17:46
标题:
三伙伴的三个阶段: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平衡过程
░第一阶段:拓展社交圈,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
17年我创三伙伴的时候,
最大的目的:
拓展社交圈,
看看各行各业的世界。
同时,
见证了好多朋友,
30岁后,
以前要好的朋友已经很难再聚起来,
不是忙于事业,
就是忙于自己的家庭,
很难再出来社交。
于是我提出一个理念:
终身社交。
即:
无论单身与否,
无论多大年纪,
依然还保持对别人,对世界的好奇,
出来社交。(发生连接)
这里的连接,
可以是情感的连接,
也指信息的互通有无。
要服务于这两个目标:
只能定位是非相亲的活动。
截止至2025年,
8年时间过去,
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世界的目标已经达成,
也帮助数万人达成这个目标。
虽然很多人跟我创三伙伴之前一样,
脱单后,婚后,
或忙于工作后,
就很难得再出来社交,
但也偶尔会有消失几年的小伙伴,
又再来参加活动,认识一下新朋友,
终身社交,
依然有人在践行,
这就够了。
░第二阶段:个人成长,以人为镜,人类观察
我是做三伙伴多年后,
才发现三伙伴有以人为镜的作用,
特别是好多次在活动中看到有些人的言行举止跟我比较像,
同时自己也觉得讨厌的时候。
一个人的时候,
我们能照玻璃镜子,
但其实照不到自己在人群中的样子的。
三伙伴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:人类观察
这也成为了我一个很大的兴趣所在,
为了方便人类观察,
我策划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。
在我见的人(或阅历)少的时候,
很多书上的东西很自洽,我觉得很有道理,
当我有更多的阅历,
见更多的人后,
然后我发现:
书上讲的,永远只有水面上的冰山,
社会实践,
才能看到隐藏在水下的冰山,
而且需要借助好的工具(方法论)才能看到。
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活动偏于社交,知识,信息类的,
那么这个阶段的活动,
更偏深度觉察自己和观察他人了,
还有偏感性。
关注三伙伴比较早的小伙伴,
可能会发现,
2020年后策划的活动,
跟之前差别很大,
有非常多的自我觉察、走心的活动。
截止2025年,
对我自己而言,收获非常多:
1、 学习了 MBTI16型人格,九型人格等识人模型。
2、 作为思维型人亲身感受到并认可了 F(感性)的价值,自己的感性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3、 见识更多差参多态的人类样本,对人的包容度更高,理解也更深。
(额外收获,对人理解得越深,一些执念带来的苦恼也得到了解脱)
4、 见识到不同类型人千奇百怪的需求,比如社交需求不只是单一的拓展社交,还有:
1)找人聊聊天的陪伴需求。
2)经历不顺,找人说出来的聊愈需求。
3)跟不同行业,不同阅历人聊天,获取一线信息,破信息茧房。
4)当然也有常见的找客户,推广的功利需求。
(但在三伙伴性价比太低,因为人少)
5)遇到困惑,一个人理不出头绪,向大家寻求帮助,群策群力。
6)人类观察。
7)个人成长。
8)找同类的需求,很多偏理解主义的小伙伴,在现实中难找到聊得来的小伙伴,
却在三伙伴遇到很多,不再认为自己是异类。
9)工作消耗太厉害,来参加活动补充能量。
10)脱单需求。
...
5、 篇幅有限,不一一例举...
有意思的是,好多F人向我表达感谢,
说曾经在哪些活动中,有被看见,被疗愈到。
作为T人,我策划的活动居然疗愈了F人,
短板被夸的感觉有多爽,谁懂呀?哈!
░第三阶段:平衡,各取所需
第二阶段是三伙伴的终点吗?
未来的三伙伴应该是什么样?
这是我两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,
有个大概的方向,
但还没想透。
直到最近一次直播:
有小伙伴吐槽我偏心F(感性)人,
T(思维型)人已经反思够多了,还要让 T 人反思.
说者无心,
说的事也与三伙伴的发展无关,
但她说的是对的,
我确实偏心了。
让我对三伙伴未来的方向更清晰了。
第二个阶段确实是策划了大量的偏感性,个人成长的活动,
主要还是内观,内求为主。
而第一阶段的社交,知识/信息类的活动,
则少了很多,
两者比例大概是8比2这样。
而且很多时候,
我为了让 T (走脑)人看到 F(走心) 人的价值,
在叙事方式上,
也确实存在褒走心贬走脑的情况。
我无论从补短板或盲点角度:
看看别人的世界,
或者学习别人的能力,
人类观察等
但学习别人"过"多,
容易迷失自己。
事实上,
自己和别人的需求都是同等重要,
两个都重要,
那就都要,
那就是:平衡。
如何平衡?
从参与者角度,认同我的,也可以像我一样:
考虑别人过多了,也需要考虑自己,
人类观察多了,也要看看人之外的世界,
走心的活动参加多了,也需要参加一下走脑的活动,
主题类活动参加多了,也参加一下无主题的,
参加活动多了,可以试试挑战做领队,
...
不认同的,
也可以做自己:只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,也没任何问题。
对于我们主办方来说:
1)平衡活动类型,满足不同类型人,不同阶段的需求。
2)要满足第一条,必然要开放三伙伴,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提供更多类型的活动。
第一和第二阶段是总结,
第三阶段是对未来方向的畅想,
最终会以什么形式来实现,
我也不清楚,
我们一起拭目以待。
--三伙伴创始人:Nick
欢迎光临 三伙伴(原名A伙伴)活动报名平台,每周认识新朋友,看看别人的世界 (http://www.ahuoban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